今天上課的時候
        年紀稍長的講師在教書之余﹐說了一句挺令我反思的一句話
        他說  我們唸書的時候﹐
        you see﹐but you do not look
              (我們看到書本的內容﹐可是沒有去參閱它)
         you hear﹐but you do not listen
              我們聽到聲音﹐可是沒有在聽(他的課)


        就好像我們在sound(發出嗯嗯哦哦的聲音時)﹐
        我們並沒有在talk(說話)一樣


        我們認識很多同義詞﹐同音字﹐
        一直以來﹐考試的時候都可以照寫無誤
        它們雖然帶有同等意思﹐
        可是﹐它們就真的一樣嗎?


      
        聲明不是生命
        發言不是發炎
        工廠不是工場
        如果發音稍微不準確﹐
        別人都可能誤解了你的意思



        尷尬其實並不一定顯示你是個害羞的人﹐
        也許﹐只是在那個場合﹐你覺得窘而已。。
        東西的時候﹐也許你並沒有在思考
        你可能還在尋覓著答案﹐。。。。
        


       一個人看起來沉默﹐並不代表他不會有囉唆的時候
        一個很熱心的人﹐並不代表他沒有冷漠的時候
        一個很開朗的人﹐並不代表他沒有沮喪的時候
        。。。。。



        在生活上﹐我們總會把反義詞套用在自己和別人的身上
        因為﹐我們了解到千篇一律的生活裡總會有翻覆的時候
        可是﹐也許我們忽略了
        一直以來我們認為同等的事情﹐
        也許它也不代表著一樣的事情
        

        

        我好久沒有深思自己週圍的事情了
        以前所謂的朋友﹐
        現在雖然還在聯絡﹐
        可是﹐我們真的還是在"朋友"的定義裡面嗎?
        等等。。等等。。。。

        
        同義同音﹐同等﹐可是也許它們已經不一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可xchoc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