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人上課基本上都不會發問
        舉手發問
        會被人說你是在搶風頭
        會被人認為你是個很會讀書的人
        也怕無意間被別人抬高自己
        對成績變得非常有要求
        然後在學業方面承載著很多的壓力

        如果考試出來的成績很好
        也許你還能當之無愧
        可是,如果成績出來是差強人意
        出乎意料的跌出在別人的要求框框呢?

        也許會覺得自卑
        也許會羞愧
        也許會不憤氣


        謙虛是美德
        不顯露自己的實力是現在的禮貌
        也是善待自己的好方法
        不會有外在的徒然壓力
        也不會過度牽強自己


        

        在這個學期的課程裏
        講師為了要鼓勵我們發問
        讓上課的過程中增加多一點的互動
        當同學在前面發表論文題目的時候
        我們必須要積極發問
        每個發問將為之得到分數
        滿分是以總統考的5%為准


        於是,
        什麼自卑,什麼自以為是的聰明觀念都拋一邊了
        演講者還沒把總結的話說完
        大家就已紛紛把雙手舉起
        為的就是爭奪所謂的5%為滿的分數


        也不確定大家有沒有真的在專心聽演講者的發表
        只知道
        大家都會他們發表內容裏的空洞提出發問
        有的更是空穴來風的問題
        一些根本就不在演講者發表范圍內的內容
        結果演講者只能默言。。。無法回答的安靜。。。
        換來的卻是講師的贊賞
        贊賞大家能夠提出那麼創意般的問題
        結果大家提出的發問也越來越抽象化了
        不論你做了多少准備
        也總會有被招架不來的問題襲擊的時候



        

        我並沒有積極舉手發問
        其一是我並沒有問題
        也許我的思想就是那麼的潛移默化
        我接受別人的訊息並消化他們的內容
        如果我不能從中理解
        那我就會發問問題


        朋友說我這是傻勁兒
        不管是否明白論文內容
        不管問的問題是那麼的不可理喻
        只要拿滿5%就好了呀
        因為這是攸關文憑榮譽,課程學分的分數制教育



        也許我就是假清高
        看別人在那裏努力的向演講者拋以問題
        我真的是抱著嗤之以鼻的眼光冷視他們
        舉手發問不是因為真的自信自備
        也不是因為真的實力施展
        而只是一個屈服於分數與表現的弱者

        原來社會的現實是從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喬可xchoc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